观念转变/“特种兵”慢下来 追求沉浸式体验******
图:近年来,内地年轻人更加重视旅行体验和“松弛感”。图为浙江安吉原野西溪露营地,游人在河岸乘凉。/受访者供图
曾经,“特种兵”是不少年轻人旅行的主要风格,主打在短时间内打卡多个景点,而现在,这种“打卡式”的旅行方式正在被抛弃。据中国青年报社发布的《2025中国青年旅游观察报告》显示,沉浸式“慢游”(55.3%)和“自由行”(52.3%)是更受年轻人喜欢的旅游方式。
“我不想要那么累了,走马观花看似很满足,实际让我觉得很空虚很焦虑,我并没有真正放松,去品味那些美景美食。”“05后”的李同学坦言,自己曾经很热衷于“特种兵旅游”,用周末暴走一座陌生城市都是常有的事情,“但现在我觉得,哪怕一两天的时间只花在1至2个景点也很好,我想沉下心去了解当地的风景与文化,在旅行中汲取令内心平静的力量。”
在《2025中国青年旅游观察报告》还显示,旅行中,对年轻人最有吸引力的是历史古蹟(57.2%),其他还有自然风光(53.1%)、网红打卡地(46.2%)、特色美食(45.1%),42.1%的受访青年还会被非遗或民俗活动所吸引。Z世代正在引领一场旅游方式的革新浪潮,他们以“快节奏中的慢体验”为理念,重塑着文旅消费的新格局。
巧用“冷资源” 大草原崛起“中国云谷”******
图:“同心筑梦 共谋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内蒙古行联合采访团,在和林格尔新区城市大脑及数字化展示中心参观,详细了解情况。
7月31日,“同心筑梦 共谋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内蒙古行联合采访团走进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中国云谷”,先后探访了云谷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城市大脑及数字化展示中心、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地。采访团成员亲身感受到“中国云谷”在数字时代的崛起之路。
和林格尔新区依托年均气温7摄氏度自然冷却优势和稳定网络,形成数据中心、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发展格局,总算力规模约10.1万P(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每秒),其中智算占比超95%,构建起“进京入沪下湾区”的算网一体化格局,为数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底座”。\大公报记者 乔辉、王月
和林格尔新区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八大枢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是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是“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的先试区,是享誉世界的“中国云谷”。在算力规模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文智表示,2024年内蒙古全区算力总规模达到9.4万P,其中智算8.7万P、居全国第一位。而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李力介绍,今年内蒙古算力规模有望突破20万P。如此庞大的算力资源,为数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底座”。
算网一体 “进京入沪下湾区”
同时,新区构建起“进京入沪下湾区”的算网一体化格局,与2个省会实现“微秒级”直连,让算力资源能够快速、精准地输送到各个需求点,为数智领域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吸引了众多企业在此扎根发展。据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曹占伟介绍:2024年,新区完成营业收入400.6亿元(人民币,下同),固定资产投资185.5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亿元。
和林格尔新区紧紧围绕产城融合的发展定位,聚焦算力及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信息、食品加工四大板块,全力构建算力数据产业链、临空经济产业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四条产业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文化数字化 新产品新项目涌现
此外,和林格尔新区依托数字经济企业集聚及丰富的算力资源优势,谋划布局文化数字化产业。云谷数字文化产业基地作为新区培育、集聚文化数字化产业企业、展示文化数字化产品的重要载体,由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与北京云天畅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由“一中心+一平台+N领域”构成。
内蒙古云天盛乐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河介绍,“一中心”即云谷数字文化体验中心,布局集党建数字展厅、XR大空间、云电竞于一体的数字展览新空间。通过AI研学、数字文旅等多模态算力应用场景,展示文化数字化新产品、新项目、新业态。
“一平台”指数字文化产业孵化平台,借助多云算力调度平台的要素保障以及云天畅想的技术支持,吸引了一批依托算力支持的数字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开发等文化数字化企业集聚。这些企业相互交流、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数字化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