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话/钱凯港开通六航线 助跨洋贸易提速******
图:中国与秘鲁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钱凯港,目前已开通六条航线。图为停靠在钱凯港的集装箱船。/新华社
中国与秘鲁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钱凯港助力跨大洋贸易“提速”。今年6月,钱凯港获颁运营许可证,标志着这一南美首个智慧绿色港口正式投入常态化运营。新鲜的秘鲁水果只需23天便可摆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目前,钱凯港已开通钱凯-上海双向干线等三条干线,以及北上巴拿马支线、智利北支线、智利南支线等三条支线在内的共计六条航线,直接辐射周边国家。
【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从秘鲁首都利马驾车出发,沿着泛美公路向北行驶约80公里,随着路上的集装箱卡车越来越多,钱凯港就出现眼前。
这边卸下来自中国的电子产品,那边装上新鲜的秘鲁蓝莓……南半球的冬雾笼罩下,自动化远控岸桥、智能驾驶集装箱卡车、自动化轨道吊等港机设备干得热火朝天,在码头生产操作系统协调下高效处理货轮装卸作业。
6月初,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亲自为钱凯港颁发运营许可证,标志着这一南美首个智慧绿色港口正式投入常态化运营。在半年多的试运营阶段里,这个中国与秘鲁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对秘鲁经济和就业、对亚洲与拉美整体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已初步显现。
今年前5月吞吐量近10万标准箱
“运输需求增长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波介绍说,今年前五个月,钱凯港集装箱吞吐量达9.44万标准箱、散杂货及滚装货物62.69万吨。
“钱凯-上海”直航航线大幅缩短了南美至亚洲的海运时间,从约33天缩短至23天,物流成本降低约20%。6月28日,2025至2026产季首批秘鲁蓝莓借助这条海运快线运抵上海,让新鲜的秘鲁水果可以摆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在秘鲁驻上海总领事戴维.加马拉看来,钱凯港为促进秘鲁农产品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样乘上“出海快线”的还有渔业。秘鲁是全球最大的鱼粉出口国,也是中国进口鱼粉第一大来源国。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秘鲁渔业出口占总出口约6.5%,出口额大幅增长,其中鱼粉出口贡献了最大增幅,同比上涨605.3%。
国产汽车出口秘鲁“快道”
与此同时,汽车、光伏组件、电子设备等优质中国产品也正更快速地抵达秘鲁。据中远海运介绍,开港至今平均每月都有一艘滚装船到港,多的时候一船能有七八百辆中国汽车,少的时候也有三四百辆。
对于进口商来说,更高的物流效率与更低的物流成本能带来巨大竞争优势。钱凯港开港后,秘鲁因杜拉马家电公司察觉到这一商机,第一时间选择通过钱凯港运送货物。
“过去,我们从中国进口家电,从发运到提货大约需要50天。”该公司外贸主管迈拉.维利卡说,选择钱凯港之后,海运和货物出港时间都大幅缩短,通常30至35天就能提货。“这帮助我们缩减成本,进而降低最终售价,将包括冰箱在内的主营产品市占率从去年年中时约15%提升至如今的近50%。”她说。
工人经培训成为智慧码头人才
据了解,钱凯港一期工程每年将为秘鲁带来45亿美元收入,创造8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据钱凯港社区关系主管塞萨尔.卡乔介绍,港口已经雇用600多名来自秘鲁各地的工人,不少人经过专业培训后成为智慧码头人才。随着钱凯港业务量不断增长,港口将招收并培养更多秘鲁优秀劳动力。
目前,钱凯港已开通钱凯—上海双向干线等三条干线,以及北上巴拿马支线、智利北支线、智利南支线等三条支线在内的共计六条航线,直接辐射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等周边国家。
今年2月起,厄瓜多尔出口香蕉经秘鲁钱凯港中转,仅需27天即可运抵中国。厄瓜多尔香蕉销售与出口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5月,厄瓜多尔香蕉对华出口增长45.56%。
在秘鲁圣马科斯国立大学历史学家路易斯.巴斯克斯看来,钱凯港将成为拉美地区发展新的区域枢纽。“相信钱凯港将如印加古道一般,继续带动周边国家共同繁荣。”巴斯克斯说。
中方回应中美贸谈:争取更多双赢******
中美经贸合作既符合经济规律,也符合民意。图为日前美国“飞虎队”夏令营成员参观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中新社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根据会谈共识,中美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30日在例会上表示,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争取更多双赢成果。
对于有记者提到,美国财长贝森特扬言中国若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或将面临更高的关税,郭嘉昆指出,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综合中新社、记者朱烨北京报道: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磋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展开深入对话。这是继日内瓦和伦敦会谈后,中美在不到三个月内的第三次经贸磋商,双方同意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商务部学术委员会委员白明对《大公报》表示,双方同意延长“关税休战”为中美两国后续磋商提供了窗口期,但愿不仅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的压力,更通过释放合作信号,为世界经济稳定注入信心。对于进出口企业减轻压力,开展海外贸易也是利好的机遇期。
美应面对现实 撤销芬太尼关税
5月和6月,中美就经贸问题在瑞士日内瓦、英国伦敦举行两次会谈。在5月12日签署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方取消91%加征关税,中方也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同时双方还暂停24%的“对等关税”和反制关税。此“关税暂停期”将于8月12日到期。根据此轮瑞典会谈的成果披露,上述暂停期还将展期90天。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对《大公报》指出,中国不是欧盟、更不是日本,中国有强大的反制能力。从今年5月的日内瓦、6月的伦敦,再到7月的瑞典,中美三轮高频会谈的背后,还有全球金融市场、供应链企业的巨大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中美元首会晤若成事,或能成为真正打破僵局的转折点。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对《大公报》指出,美国试图将国内的结构性矛盾转嫁中方,所以中美需继续谈判,这或能开创新的经贸模式。截至目前,美国与各国的贸易谈判共计三类模式:美英10%关税,美日美欧15%的关税外加投资购买,美越20%的关税和40%的转口税。她认为,美国降低对华关税势在必行,现在的关税水平依然很高,中国已在供给侧帮助美国在芬太尼需求侧管理上做出巨大努力,美方对华加征20%的芬太尼关税完全不合理。“中美七千亿美元左右的贸易额是双方所需,并非强买强卖,中美优势互补和相互合作潜力巨大,关键是需要双方平等协商,开启第四种贸易谈判模式。”
与美谈判 中国战略定力成关键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刘庆彬表示,只要美国不节外生枝,中美在经贸领域有相当大的合作基本盘,他说:“中国也通过实际行动向美国示范,任何试图颠覆这个基本盘的企图,会招致怎样的后果。”
对于中美于10月底APEC峰会前能否达成协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接受中通社访问时表示乐观但谨慎。他指出,APEC峰会前,特朗普可能访华,中美有机会敲定协议框架,但执行细节仍存变数。他强调,中美谈判是一场持久战,中国的自主性和战略定力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