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观察/八大金刚支撑大国海军\马浩亮******
8月1日是解放军建军节,军队在改革发展、武器装备建设方面的许多重大进展,也以8月1日为节点。譬如,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入列,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而今年8月1日,海军又送出惊喜大礼,官宣了湖北舰已经正式加入战斗序列。
在海军舰艇命名体系中,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扫雷舰、补给舰等,分别以城市、山、湖的名字来命名,只有超级巨舰,才会以省级行政区来命名。继3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3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海南舰、广西舰、安徽舰,以及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之后,湖北舰成为第八艘享受这一“殊荣”的巨舰。
这八大金刚,代表了中国军舰的牌面,也构成了支撑海军作战体系的“四樑八柱”。8艘巨舰,总吨位超过40万吨,未来八“舰”过海,各显神通,将充分激活、带动、引领海军各种作战元素,相当于8个攻防兼备的战略节点,强大的远洋“蓝水”海军成色更高。
两栖攻击舰是仅次于航母的水面战舰,全球范围内,真正意义上的两栖攻击舰,现役也只有30艘。而拥有4万吨级以上“两攻”的,则只有中美两国。美国拥有9艘,中国拥有4艘。除此之外,吨位最大的当属意大利仅有的1艘3.8万吨级的“的里雅斯特”号,2024年底刚刚服役。该舰2018年几乎与中国首艘“两攻”海南舰一同下水,但中国在2022年就已经实现了3艘“两攻”入列服役,展示了强大高效的造船能力和国防工业技术实力。而全球首艘电磁弹射“两攻”四川舰正在舾装调试,中国在“两攻”技术方面不断突破创新。
航母所搭载的作战人员相对固定,不额外搭载作战部队。两栖攻击舰则能够整建制投送部队,而且可以储运油料、弹药、物资,拥有极好的海上自持力。2017年的军改中,中国海军陆战队独立成军、扩编,从原来主要负责岛礁守禦、两栖登陆的部队,成为合成多能、全域应用、能够独立执行远洋作战的兵种,并且常驻部署吉布提基地。从海南舰到湖北舰,再到未来的四川舰,两栖攻击舰的快速高效列装,成为海军陆战队“由陆向海”、万里“快反”的最大底气。
内地充电桩达1610万个 县域覆盖率97%******
图:深圳致力打造“超充之城”,“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标语在深圳随处可见。/新华社
【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内地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充电枪)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充电枪)1200.4万个;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达到97.08%,乡镇覆盖率达到80.02%。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
据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刘明阳介绍,为实现全国充电设施建设运行数据静态可追溯、动态可更新,国家能源局优化和调整充电设施数据统计口径,今后将按照月度向全社会发布充电设施数据。
上半年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翻番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当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其中,水电新增393万千瓦,风电新增513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12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71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约占中国总装机的59.2%。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此外,会上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