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6.3万高层次人才 获批“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图: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中国游”不断升温。\新华社
【大公报讯】记者赵一存北京报道:国务院新闻办30日在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公民出入境管理司司长熊树人介绍,“十四五”期间为促进内地和港澳人员便捷往来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型开放举措,为6.3万馀高层次人才签发人才签注。同时,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增加至59个。
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扩至55国
熊树人介绍,“十四五”期间,移民部门聚焦服务促进人才交流交往,在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为6.3万馀名高层次人才签发人才签注,有力促进了内地和港澳间人员、技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在服务经贸往来方面,实施往来港澳商务签注“全国通办”,并将商务签注持有人每次在港澳停留期由7天延长至14天。
此外,移民部门还聚焦服务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增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签发赴港澳个人旅游签注,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增加至59个;创设“琴澳游”旅游签注,服务推进琴澳旅游一体化,已有5.6万余人次享受便利;在深圳市、珠海市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施赴港澳旅游“一签多行”“一周一行”政策,进一步便利内地居民赴港澳观光旅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在内地换发补发政策方面,“十四五”期间已有39.4万人次享受在内地办证便利。熊树人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2024年7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创新推出为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签发来往内地通行证政策,实现新时代“一国两制”下出入境管理领域重大创新突破,目前已签发通行证8.5万馀张。他介绍,国家移民管理局将持续推进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内地和港澳人员交流交往和深度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中国各类免签政策积极推进优化,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过境免签国家扩展到55个,入境口岸增加至60个,停留时长统一延展至240小时。
湾区内地九市 七市上半年GDP增速逾3%******
图:工作人员在联合飞机集团深圳基地的车间内组装植保无人机。\新华社
【大公报讯】记者卢静怡广州报道:7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已全部公布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整体来看,9个城市中除江门和佛山外,GDP增速均在3%以上。大湾区两大一线城市中,深圳经济总量大,GDP增速也排在前列,达5.1%。而广州GDP增速为3.8%,虽然增长速度温和,但亦有亮点,生产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五成 。
记者梳理发现,增速较快的城市普遍在高新科技领域持续发力,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以深圳为例,其通用设备制造业上半年增长17.1%,其中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的产量分别按年增长59.0%、38.0%、35.8%。广州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37.7%,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0%;3D打印设备、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战略性产品产量亦录得逾40%的高增长。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广州数字经济、系统集成服务年增20%以上,已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总值4.3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3%,占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96.3%。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大湾区内地城市外贸规模连续8个季度保持正增长。上半年,大湾区内地9市民营企业进出口2.82万亿元,增长4.6%,占其进出口总值超过六成。